文_ 钟灿
由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等26 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的《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计划》)于近日公布。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着眼于当前我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贫困残疾人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特殊困难和需求,确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方案与保障措施,以确保贫困残疾人到2020 年如期实现脱贫。
目前,我国有8500 万残疾人,其中很多依然处于贫困之中。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贫困残疾人的民生改善和精准脱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强调“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李克强总理要求,决不让残疾人“掉队”。要拿出更实、更有针对性、更具人文关怀的措施,推进解决各类残疾人群在身体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苦难,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吨泄仓醒牍裨汗赜诖蛴哑豆ゼ嵴降木龆ā诽岢鲆龊貌屑踩送哑豆ぷ?,国务院《“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则明确了制定实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的任务?!笆濉币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有效贯彻落实,588 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仍面临着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等突出困难和问题,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持证贫困残疾人仍有413.5 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8% 左右。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形势严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确保到2020 年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事关广大贫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出台的《计划》以中央确定的全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有别于健全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即基本康复服务和家庭生活无障碍问题。某种意义上讲,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和家庭无障碍的实现正是不让贫困残疾人掉队的一个重要特征。
《计划》提出,到2020 年,稳定实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有效扩大。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的总目标,《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七个一批”的主要任务,以确保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在推进过程中收到实效。
《计划》提出,通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保障制度兜底脱贫一批;通过减少医疗康复费用刚性支出并改善残疾人身心功能状况缓解一批;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动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解困一批;加大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赋能一批;产业带动、资产收益折股量化等多种方式帮带一批;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残扶贫行动结对帮扶一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贫困残疾人扶贫帮助一批。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计划》还对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中实施的重点行动和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予以明确,这些行动与措施是在当前中央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实施的专门扶贫规划和政策措施框架下,以此基础针对贫困残疾人给予的重点扶持和特殊扶持。
如,结合抓党建促脱贫的总体安排,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行动的引领作用;编制低保政策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政策时,要以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加大社会保障和救助力度;编制健康扶贫项目,要针对贫困残疾人加大医疗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方面的力度,针对贫困残疾人康复需求加大康复服务力度;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要针对贫困残疾人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加快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进度的同时,着力解决无自筹资金能力的特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牵头编制的特色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志愿者扶贫等各类扶贫项目中,要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优先扶持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均在《计划》中予以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要推动《计划》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需要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考核和贫困监测、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残疾人组织参与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水平。
该负责人还表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都苹方诎盐铡熬肌钡囊笊?,对承担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专项行动重点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分工,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为关键,以结户帮扶因人施策为核心,以纳入脱贫绩效考核为关口,明确工作推进的时间表,从而坚决打赢这场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攻坚战,让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奔小康。
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十大重点行动
(一)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行动。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都有帮扶人、帮扶措施、帮扶资金。发挥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指导带动作用。
(二)残疾人精准康复扶贫行动。结合健康扶贫、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下乡入户等工作,推动实现有需求的残疾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三)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依托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对15 ~ 50 岁有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文盲开展扫盲工作,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提高他们学习文化技能和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
(四)产业扶持助残扶贫行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产业技能培训,利用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为贫困残疾人提供资金支持,扶持残疾人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帮带贫困残疾人从事产业项目增收脱贫。
(五)光伏助残扶贫行动。利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建造光伏设施,或集中建设后以折股量化的形式配发给残疾人贫困户,优先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获得资产收益。
(六)电商助残扶贫行动。依托国家电商扶贫相关政策和有利环境,借助知名电商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电商培训,扶持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电商创业,帮助贫困残疾人从事与电商相关的增收项目。
(七)百村千户乡村旅游助残扶贫行动。依托旅游扶贫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结合中西部地区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实际,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在适当的岗位就业增收。
(八)“妇女编织”助残扶贫行动。通过实施开发就业岗位、开展手工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妇女从事手工编织与制作,帮扶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九)阳光志愿者助残扶贫行动。发动各级共青团、青联、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依托现有扶贫和助残政策项目,针对贫困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支教助学、扫盲、康复服务、文体活动、爱心捐赠、技能辅导培训、生产服务、创业扶持等志愿扶助。
(十)残疾人脱贫典型示范引领行动。遴选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残疾人脱贫典型,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示范引领贫困残疾人增强脱贫信心,自觉参与到就业创业和劳动生产增收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