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新华社
3 年前的3 月20 日, 对广大残疾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 周年时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3 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懈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惠及残疾人生活的政策保障网织得更加密实、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提升、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8500万残疾人的获得感越来越强,残疾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一道过上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生活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顶层设计 完善制度保障
“柴米油盐在别人眼里是小事,但在我眼里却是大事,有了这份补贴以后,我就再也不用为买菜吃饭发愁了?!奔易∩挛魇”κ薪鹛ㄇ闹囟炔屑踩撕ɡ档牟固?,是2016 年开始发放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加起来虽然不过200 元,但却解决了他一家三口的燃眉之急。
2016 年1 月1 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作为国家层面创建的第一个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两项补贴”是针对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所做的制度安排,它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进行了有效衔接,巩固和提升了家庭对残疾人的照顾功能。
像韩建利一样, 截至2016年底,共有1700 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从“两项补贴”制度中受益。
直面残疾人的现实困难,回应残疾人的急切诉求。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应有的福祉,保障他们的民生日用,完善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豆赜诩涌焱平屑踩诵】到痰囊饧贰丁笆濉奔涌觳屑踩诵】到坦婊僖贰恫屑苍し篮筒屑踩丝蹈刺趵贰昀?,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为残疾人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注民生 改善基本生活
打赢脱贫攻坚战,残疾人不能掉队。2016 年7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考察时指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贫困残疾人的民生改善和精准脱贫工作,通过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等,帮助近447 万残疾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进一步聚焦残疾人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等领域,扩大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覆盖面,落实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同时努力实现残疾人“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
融合参与 共享发展机会
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首先要倾听残疾人的诉求。如今,反映残疾人自身权益诉求的渠道日趋畅通。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上信访平台的开通,让残疾人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变得更为便捷可行。
与此同时,随着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面推行,残疾人的出行障碍逐渐减少;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互联网等行业无障碍服务的逐步拓展,使残疾人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这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工作者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共奔小康的征程中自强不息,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