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内灯光璀璨,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的舞台上,主持人白岩松用浑厚的声音念出“马复兴”的名字。当这位失去双手的青海教师走上台时,全场掌声如雷。他残臂轻扬,笑容谦和:“让我坚强起来,让我的孩子们坚强起来,无论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坚强面对?!蹦且豢?,不仅是马复兴的荣耀时刻,更是中国社会对乡村教育坚守者与残疾人自强精神的歌颂。
1959年寒冬,青海湟中县下麻尔村的土炕上,4个月大的马复兴不慎跌入燃烧的炕洞。当家人从灰烬中抱出这个浑身焦黑、双手烧成炭块的婴儿时,连爷爷都含泪说:“埋了吧。”但母亲的执念让生命得以延续,尽管马复兴没有死,却早早地失去了双手。
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发生在8岁那年??醋磐淙吮匙攀榘涎?,马复兴用脚趾夹木棍在冻土上划出歪扭的“上学”二字。母亲含泪向校长展示儿子用脚写出的作业本,校长震惊之余破格录取了这个特殊学生。寒冬里,他用冻裂的双脚在雪地练字;夏夜里,油灯下残臂磨出血痕仍坚持书写。高中毕业时,这个总成绩年级前三的“学霸”,却因残疾被高考拒之门外。
“高考报名时我们有38个人,老师把我排到了最后,轮到我时,报考老师看了看我的胳膊,让我把报名费还给老师去,他说就算我考上了,大学也不会要我的。我哭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求过别人,当时我把能想到的请求的话都说尽了,我又露出断臂,那样的场面,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可他还是没答应……”
绝望中马复兴曾想轻生,直到村支书递来民办教师聘书:“复兴,村里的娃娃需要你?!?nbsp;
1981年春,22岁的马复兴站上下麻尔村小学的讲台。家长们的质疑如潮水般涌来:“没手的人能教书?”开学首日,教室里空了大半。他用残臂夹住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我叫马复兴”,字迹遒劲如刀刻。窗外窥视的家长瞠目结舌,次日被家长领回的孩子们重新坐满教室。
教学于马复兴如同一场不可能的“攀岩”,备课需用残臂同时按住课本与参考书,板书时用橡皮圈将粉笔绑在残肢,每写一字都需全身发力,画几何图形时,左臂压尺、右臂划线,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长年累月,眼睛因过度贴近黑板患上严重白内障,他却笑着说:“黑板就是我的眼睛?!币坏蕉?,马复兴的胳膊就干得裂开了口子,用力时裂口淌血,血染红了粉笔,黑板上就会出现上半部分是白色、下半部分是粉红色的板书。在乡村混班教学的艰苦年代,他同时教授两个年级课程,学生成绩连续多年位列全乡第一。
下麻尔村地处青海封闭落后地区,群众教育意识淡薄,学生辍学现象十分严重。20世纪90年代,村里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不足40%。马复兴深知,每个辍学孩子背后都是贫困与观念的枷锁。他踏遍山沟,用残臂推开一扇扇紧闭的门,寒冬徒步30公里追回打工少年,自掏微薄工资购买文具劝说家长把娃送回来。村民从排斥到感动,最终懂得“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意义。
马复兴是很多贫困学子的“第二父亲”。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他说:“我忘不了那些在我绝望时伸出的手,现在该我传递这份温暖了?!?nbsp;
2022年,马复兴从连续工作了41年的教育岗位上退休了,他却始终没舍得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下麻尔村小学里。干净整洁的校舍,朝气蓬勃的孩子,迎风舒展的五星红旗,学校的硬件、软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质量已历经蜕变。当年那个用脚写字的孩童,为中国乡村教育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激励他的或许就是他写在笔记本上的那句话:“我没有手,但教育给了我拥抱世界的力量?!?/p>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