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北京残奥会男子三级跳远F11级决赛现场,全场屏息。黑暗中,李端深吸一口气,耳边响起教练的击掌声,他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助跑道——起跳、腾空、落地,沙坑扬起尘埃的瞬间,电子屏上赫然显示:13.71米!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掌声如雷,国歌奏响。李端面向观众席高举双臂,尽管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知道,“这一刻,五星红旗正在为我升起”。这不仅是个人荣耀的巅峰,更是中国残疾人体育迈向世界的铿锵足音。
李端的故事始于篮球场。作为王治郅的队友,他曾是国家男篮青年队的主力后卫,17岁便征战CBA联赛,是有名的“扣篮王”。然而,18岁那年的一场意外,让他的双眼永久陷入黑暗。在为CBA备战的紧张训练中,李端在打扫卫生时遭遇灭火器爆炸,强大的冲击力导致他双目失明,右眼球被击碎,左眼视神经挫伤,同时还伴有上颌骨、颅骨骨裂和鼻梁粉碎性骨折等重伤。失明后仅一年半,父亲病逝的打击更将他推向深渊。
李端没有放任自己,仅用半个月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他开始学习按摩,并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生理学、中医基础等22门专业知识的学习,考取了中级按摩师证书。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止步,1998年,辽宁残疾人运动队到盲校招收运动员,意外发现了身体素质良好的李端,他的第二次运动生涯就此开启。
这一次,李端把项目放在了跳远和标枪上,前者是主项。从篮球转向盲人三级跳远,他必须重新构建运动认知:用听觉代替视觉,以击掌声为引导,在未知中寻找节奏与方向。训练初期,他无数次摔倒在助跑道上,膝盖淤青叠加,却始终咬牙坚持。母亲为他绑沙袋练力量,用收音机声源校准路线,甚至将背包带系在腰间模拟牵引力……这些“土办法”,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起步阶段。
李端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在1999年的远南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跳远金牌和其他3个项目的银牌。2000年悉尼残奥会,他首战告捷,摘得银牌;2004年雅典残奥会,他包揽跳远与三级跳远双金;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打破世界纪录卫冕冠军,完成“大满贯”壮举。
李端的成功,是将天赋转化为实力,并最终迈向胜利的过程?!爸艿姆较?,就是升国旗的方向”,李端怀揣心中的梦想,也让无数残疾人看到了用体育改变命运的机会。
退役后的李端投身公益,创办训练营,用亲身经历引导残疾青年:“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彼呐だ判乱淮牟屑踩嗽硕辈欢嫌肯?,共同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薪火相传”。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李端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主火炬,象征着国家对残疾人贡献的至高礼赞,传递出残疾人体育从“小众叙事”升华为“全民共情”的时代强音。从青涩的篮球少年到残奥冠军,从黑暗中挣扎的失明者到点燃火炬的人,李端用近30年完成了一场不寻常的生命跳跃。当他在沙坑落地的瞬间,激起的不仅是飞扬的沙粒,也是奏响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生命之歌,更是一个时代对多元生命价值的深刻回响。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