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科学教育方面也应跟上节奏。浙江省宁波市在科学教育上主动发力,由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牵头,通过普特同台竞技、校内外统筹、多方携手赋能等方法,助力提升残疾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成效显著。
普特同台竞技 激发学习自信
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育人理念使得宁波市的科学教育工作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如何利用优势资源,主动出击,推动科学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根发芽?近些年,由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牵头,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同时紧跟宁波市科学教育创新改革步伐,带动全市特?;剿骺蒲Ы逃澳ㄑ尽?。
机器人、航天科技、电脑建?!庑┝胀廾嵌疾灰欢芨忝靼椎目蒲е?,残疾学生能学明白吗?为了打消残疾学生和家长的顾虑,激发孩子学习科学的自信和热情,宁波市鼓励全市各特校每年选派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和普校的孩子们同场竞技。
为了筛选出优秀的科技特长生,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支持全市各特教学校每年开展校内的智创小小科学“家”、纸折飞机比赛、航模比赛、航天知识竞赛等科技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生活场景尝试开辟科学观察和实验的空间,并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荐校级获奖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技类比赛,由专任科学教师手把手进行系统教学,并邀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老师作为技术指导,对选手们进行赛前培训,最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近几年,宁波市籍残疾学生在纸飞机、静态模型、航天模型、室内模型等各类科技比赛中表现不俗。2022年,余姚市特殊教育中心在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总决赛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的好成绩。2023年,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何宇豪同学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市静态模型挑战赛“乡村别墅”涂装项目的一等奖。2024年,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3名学生包揽宁波市室内模型挑战赛前三名,获得金、银、铜三枚奖牌。
“我们也可以!”与普校同学相比依然毫不逊色的成绩,让特校的残疾孩子们信心倍增,由此也激发了宁波市全市特校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自信和热情。
校内外统筹 感受科学魅力
能够走上赛场的毕竟是少数,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是每个残疾学生的权利。为了推动科学教育在特校的普及,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鼓励全市各特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等要求的同时,以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为目标,尝试开设基于本校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如今,宁波市各特校学生们每周都会上培养观测、体验、饲养、种植等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课程,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习了解科学,不少学生因此喜欢上了科学。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部分学?;箍枇丝魏罂蒲缤趴?、科学小组活动等,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大胆思考和实践,这也为筛选科技特长生储备了人才。
除了开展日常教学和课后活动外,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还指导特??埂鞍炎?、科学家请进来”的各类活动,比如定期邀请科普专家进校,通过讲座和沙龙,为残疾学生讲解和普及科学知识;落实“科技副校长”制度,聘请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成为特校科技副校长,定期开展科学实验课和科学普及活动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学教育的热情。
多方携手赋能 拓展教育新途径
除了开展校内课程和活动外,为了扩宽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了促进残健融合,近些年,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加强与全市各社会机构的互动,从三方面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走出去+引进来”的机会,探究和感受科学魅力的机会。
一是加强与科协、博物馆、文化馆、优质科研组织等单位的联动协作,加大特殊教育科普资源供给,开展科学教育合作,开拓特校学生学习实践的途径。
二是强化特教学校科学教育的数字化支撑。借助宁波市3D打印室、STEAM教室等高端创新实验室,开展各类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师生科学素养得以快速提升。同时,倡导学生用好“甬上云?!逼教ǔ?000门的科学类课程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参与游戏、观看影片、观摩远程实验等方式拓展学习半径,组织残疾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感受科技和创新带来的奇妙感受和真切体验。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后宁波市将立足“大科学”概念,全面调动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科学教育资源,持续推进“实验”创新、“活动”牵引、“社会”协同、“数据”支撑等方式,丰富科学教育多元育人场景。未来几年,计划通过建设创新实验室、打造科学精品课程、提炼科学实践(赛事)典型案例等,形成一批科学教育特色实验学校,并积极打造具有宁波特教标识度的科学教育示范课程和活动。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