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一位年轻的战士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特殊军礼,总书记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轻拍其肩膀,向他致以亲切的问候。这位战士就是杜富国。
成为军人是杜富国从小的梦想,出生在革命老区遵义,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杜富国在18岁那年,光荣参军入伍。杜富国动手能力特别强,很快成为训练尖子,在考核中以全优成绩获得进入雷场资格。排雷过程中,他根据经验,完善了十字交叉排雷法,能更精准地定位地雷的位置,还自创了沙箱用于搬运爆炸物,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2015年,为彻底清除中越边境雷患,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启动。杜富国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那次大面积扫雷,任务雷区113块,面积81.7平方公里,需扫除的雷区面积57.6平方公里。杜富国受伤地点老山西侧雷场是此次任务的最后一块“硬骨头”。
2018年10月11日,老山主峰西侧3公里处某雷场,杜富国在探雷器的引导下,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67式加重手榴弹,经请示后,他得到“查明情况”的指示。他对身边的战友艾岩说:“你后退,让我来!”随后猫下身、缓步前进上前探查,就在他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震天巨响,杜富国有意识地往左边倒了下去。身后的战友惊慌失措地叫喊着“富国!杜富国!”到处是浓烟、火光耀眼。强大的爆炸力和冲击波让杜富国成了血人,两只手当场就炸没了,脸上血肉模糊,眼球严重损伤,厚重的防爆服被炸成棉絮状。经过三天三夜的紧急抢救和5次大型手术,杜富国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起初,每个人都觉得惨遭不幸的杜富国值得同情,需要安慰和激励。然而,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杜富国经过治疗、身体状况趋于稳定后,很快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康复训练。他从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等最基本生活技能开始练习,同时练体能、练写字、学播音……逐步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向。现在,除了“排雷英雄战士”的称号外,杜富国还有一个身份——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播音员。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南陆之声》。晚上8点,陪伴每一个身穿迷彩的你,我是今晚主播杜富国……”2020年年初,南部战区陆军机关专门为杜富国购置了一套播音设备,并协助杜富国进行系列播音策划,开设专题播音节目。杜富国在首期节目中以《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为题,讲述自己从参军到扫雷、从负伤到康复的过程,用无悔选择诠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担当。
作为协助杜富国完成录音的主要帮手,战士张鹏分享,为让播音效果更加深情真实,杜富国放弃了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录制方式,坚持全文背记,经常加班到深夜,背后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杜富国很会讲故事,他总想着多讲些部队的事,泥石流到来战友们怎么救人、部队如何训练、偶像“滚雷英雄”安忠文多么英勇……作为杜富国系列节目的忠实听众,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指导员杨盛强被他的坚韧与阳光深深打动。为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战友,他将“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搬进课堂,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近几年,杜富国常常进学校、进军营,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话初心、谈感悟,用个人经历激励了许多人。
2025年3月17日,在昆明开往遵义的列车上,杜富国被一车厢的人“追星”,受到列车员和乘客的热烈欢迎。他说:“很高兴在列车上和大家见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扫雷兵,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钡碧炝谐党龇⑶?,在云南昆明火车站,一批新入伍的云岭子弟兵偶遇杜富国,站前广场也成了“追星”现场。杜富国送给即将踏入军营的新兵们一句座右铭,“浴火淬炼成大器,愿得此生永报国”。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