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上存在障碍是在6岁那年,我不小心将年幼的妹妹撞倒了,妈妈惊慌失措地扶起妹妹,对我说:“你走那么快干吗???怎么没注意前面有没有人!”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仅剩的0.1的视力已经无法支撑我看清这个世界。我有些自责地回答:“我也不是故意的啊,要不你就买些眼药水治好我的眼睛吧?!甭杪枇⑹背聊?,过了一会儿,她脸上带着歉疚的微笑说:“眼药水治不好你的眼睛,但我们可以学着用其他方式看世界?!?/p>
从那天起,广播和电视成了我探索世界的全新窗口,广播里主持人温润的声音宛如一条柔软的丝带,引领我触摸远方的山水;即便电视屏幕光影模糊不清,我也能凭借声音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画面——新闻里的城市、动画片中的森林,甚至天气预报里提起的灿烂阳光,都能在我脑中铺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我家附近那些蜿蜒曲折的巷子,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迷宫,每一处坑洼、每一级台阶都是我脑海中一个个清晰的图标。巷子旁,绿油油的野草随风摇曳,青草香扑面而来。但当我试图走出这片舒适区,走上更广阔的街道时,我内心的恐惧却如潮水般涌来。
13岁那年,我收到了残联送来的盲杖,那根红白相间的手杖被放在掌心时,我却迟迟不敢将它握紧。我害怕路人异样的目光,害怕被贴上特殊的标签,更害怕未知的街道暗藏危险。每次出门,我总是把盲杖藏在书包里,装作和健视人无异,跌跌撞撞地靠着记忆和直觉摸索前行。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位跟自己年龄相仿的视障伙伴使用盲杖有序地敲击着路面坦然走路,我才意识到,真正困住我的不是视力问题,而是内心的枷锁。于是我下定决心,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会独立走路,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优点,让他们明白,我们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于是,我再次鼓起勇气拿起那根光滑细腻的盲杖,在朋友的一步步指导下,开始尝试一个人穿街过巷探索新环境。
记得我第一次一个人去医院体检,握着盲杖的手心满是汗水,身体也不由得紧张起来,医生发现我的情况后,非常热心地引领我走进体检室。从此以后,我遇到了无数的热心人。在商场里,导购阿姨会轻声询问我需要什么,然后细心地带我前往;在陌生的城市,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引导我换乘。这些善意像点点星光,照亮了我的旅途。渐渐地,盲杖不再是令我难堪的工具,而是我探索世界的“利?!?,带着我丈量每一寸土地。
在13岁这一年,我还收到了另一份珍贵的礼物——残联领导送来的听书机。这是专为视障人士研发的阅读设备,里面不仅有动听的歌曲、有趣的小品,还有精彩纷呈的小说。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兼具收音机功能,而且操作全程都有语音提示,菜单设置一应俱全。这是我第一次真切体验到无障碍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那时我就在心底默默憧憬:要是手机和电脑也能如此便捷,那该多好!这样,我就能像健视人一样,自由地享受互联网的精彩了。
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妈妈在网购平台上发现了一款盲用智能手机,了解清楚后便下单买了回来。这份惊喜让我兴奋不已,这是科技带给视障人群的又一束希望之光。在家人的耐心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我很快就掌握了手机的使用方法。从听音乐、用QQ与微信进行简单的语音互动、在微博用文字聊天,到网购、点外卖,再到打车出行,我越来越得心应手,尤其是打车,每当出租车司机好奇地询问我视力不好如何叫车时,我都会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讲述读屏软件的使用方法。遇到身边不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盲人朋友,我也会一一向他们讲解使用步骤,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助他们走出黑暗。
对我们而言,手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通讯工具范畴,它成为我们学习、出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如今,AI技术不仅能帮助我们完成学习任务,还能让我们“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
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推动下,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变得更加友好畅通,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完善,残障人士出行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环境对残疾人会更加友好便利,让我们能够跨越重重障碍,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