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元旦,我从一场迎新诗会中领略到朗读的魅力并由此踏入了朗读的世界,开启了每天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沉浸在诗词美文中的新生活。随后我还报名参加了线上盲人朗读学习班,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在朗读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读屏软件跟读,还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我们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共同进步,讨论每个字的正确发音、语句的节奏及情感表达技巧,我的生活变得更为充实。
2021年春节前,我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悲伤。那段日子里,我连话都不愿多说,更不用说朗诵了。就在我沉浸于痛苦悲伤中不能自拔的时候,我的诵友小雪给我打来了电话,她推荐我加入“泰州坡子街中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微信群,那里聚集着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盲人朗读者。提交申请、接受审核,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被编号为女声19。
初入群时,我心中充满了不安。群友们的朗诵水平很高,文学素养深厚,很多人甚至能自己完成音频后期制作。而我除了诵读之外,对剪辑、配乐一概不通,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音乐的陪伴下读书录音,稍有差池就得从头再来。过程的艰难枯燥,加上父亲离世给我带来的悲伤,我几乎想要放弃。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集结地的专职后期制作人明镜老师对我说:“你读得那么好,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呢?以后,你只管把干声录好,剩下的全交给我。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加油!”从那以后,我只需专注于干声录制,明镜老师会帮我剪辑,为我配上美妙的音乐,这让我的朗读之路变得轻松而愉快。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每天认真地反复收听群友们的诵读作品,向他们学习,找出自己的短板,然后想办法克服。明镜老师和其他众多热心的诵友们像一束温暖而耀眼的光芒,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的诵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021年的国际盲人节,“坡子街”组织了一次诵读比赛,我也鼓起勇气提交了一个作品,竟然获得了鼓励奖。这件事不仅大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逐渐从丧父之痛中走了出来。在2023年春节的诵读比赛中,我又获得了二等奖,并有幸受邀前往泰州参加全国盲人主播研讨会。在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下,我还通过了朗诵考级,拿到了十级证书。这些进步是我始料未及的,它们像一束束光,让我的内心越来越明亮。
感受到诵读带给我的快乐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也非常希望以我所学、尽我所能,带动更多的盲人朋友加入诵读行列,大胆地走上舞台,展示盲人朗诵的独特魅力。在领导的鼓励和朋友们的支持下,2022年我组建了视障朗诵小组。我们走进学校,走进实验剧场,参加公益演出,让更多人在感受盲人朗诵魅力的同时也更加了解盲人。我们看不见世界,但我们可以让世界看见我们。
2023年春天,痴迷于诵读又总是闲不住的我,开始了新的尝试——每天在微信群为盲人朋友诵读他们喜欢的书。近两年,我为他们读了《推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平凡的世界》等多部作品。不少盲人朋友尤其是中老年盲友非常喜欢我为他们录制的“专属有声书”。一位住在养老院的盲人大姐告诉我,每天听我读书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不久,她生病住院了,亲人不能陪在身边,是我的读书声每天陪伴着她,温暖着她,帮助她坚定了战胜病魔的决心,最终得以提前康复出院。她希望我能一直读下去,让她的余生一直有我的读书声相伴。
回首过去的几年,朗读不仅成了我的一个小爱好,而且早已融入我的生活。现在,我加入了“明珠朗读中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微信群,这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自己找文章诵读,或者自己写书评,向读者推荐好的图书。于是,我更忙碌了,要诵读、要阅读,还要学着写书评,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但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它让我感到充实又愉快!
朗读不仅是声音的传递,更是力量和温暖的传递,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朗读照亮了我的生活,也让我自己成了一个发光体,可以给予他人温暖,照亮他人的心灵。朗读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