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95公里,全程马拉松的标准距离。对常人来说,这已经是极限,对朱思文和夏小红而言,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朱思文因脑瘫失去语言与大部分行动能力,夏小红则因成骨不全症、也就是脆骨病,终身与轮椅为伴。
被命运推到了生活赛道之外的他们,曾经尝试报名参加西安马拉松,却因赛事规则未能如愿。最终,两人约定、赛后沿着比赛路线,用轮椅“跑”完全程。
为了完成42公里的挑战,他们提前做起了准备,在骊山的多次训练中,收获过善意、也遭遇过意外,每一次训练都在为“正赛”积累经验。
朱思文的心肺功能仅为常人的60%,肌肉常年高度紧张,还会不定时痉挛;夏小红的骨骼密度比正常值低40%,稍有磕碰就可能骨折。
生活像一条跑道,有人天生站在起跑线前,有人却被命运推到了赛道外。参与这类高强度运动,极易引发意外。但是,他们还是通过电动轮椅辅助,完成了“奔跑”。
借助AI软件,朱思文和我们进行了交流,告诉我们挑战马拉松这个想法很早都有了,直到去年开始付诸行动,大概筹备了一年。
朱思文的奇迹,不只在于肢体的恢复。生活中的更多时间,他在家跟着电视、学习机、电脑进行自我学习。通过自学,他用仅受控制的左脚学会了五笔打字,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会了如何经营网店,甚至在学历上不断向本科学历发起了冲击,而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晨光揉碎在朱思文所住的小区内,淌成细碎的金箔。他脚尖轻旋摇杆,轮椅便如灵巧的鱼,悄然避开道路上的车辆,在路上自由行走——这看似寻常的动作里,藏着上千个日夜的反复打磨。
朱思文常说,“只要愿意伸出手,阳光总会绕开阻碍,轻轻落在指尖?!比缃瘢突锇槊蔷褪呛臀颐瞧匠H艘谎?,那些曾以为跨不过的沟壑,终究成了他们人生路上,缀满诧异又匆匆而过的过路客。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