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设备,配置适合残疾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重点帮扶;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并建立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台账……日前,由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归口、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编制的《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DB43/T 3387—2025)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正式获批,标志着湖南在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迈出标准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援助范围
《标准》明确,残疾人就业服务对象应包括各类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的持证残疾人;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各类用工主体。创业指导服务对象包括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残疾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残疾人高技能人才;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残疾人非遗传承人;其他创业服务重点群体。
《标准》要求,要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重点帮扶,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应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电子档案,并向残疾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前,应对其进行职业能力评估,要基于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对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残疾人,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指导服务。对于残疾人大学生,应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并建立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台账,以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
创业指导服务方面,应帮助有残疾人创业意向者了解行业状况;提供残疾人创业咨询和孵化服务;开展残疾人创业创新赋能培训;支持残疾人创业者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创业贷款及金融服务等配套支持。
《标准》还要求,应定期向用人单位开展普法宣传,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合法就业权益。并结合园区产业特点和园区单位用工需求,设立就业服务工作站,配备残疾人就业辅导员,提供专项服务。
多条款体现了对残疾人友好的理念
据介绍,《标准》于今年2月被列入湖南省2025年度第一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立项计划,对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就业指导、职业心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用人单位等七大服务类别及具体服务内容进行全面规范,明确服务标准46项,为湖南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了规范指引。
记者注意到,细化到服务场所的设施设备,《标准》也体现了“大爱湖南”的理念,明确应配置用于展示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服务指引、就业促进、权益保障、残疾人技能等资料信息的显示屏或宣传栏;应配备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设备;宜配置适合残疾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可纳入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
接下来,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将通过广泛宣传解读、组织专题培训、开展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规范》的落地实施,推动实现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同标准供给、同流程服务、同方法评价”,为促进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提供坚实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