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江苏徐州沛县:县域孤独症学生“小班”康教服务模式初探

2025-08-21 08:20作者:高影 于苗苗来源:《中国残疾人》

近些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孤独症学生康教模式。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域,如何为孤独症学生提供适宜的康教服务?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进行了大胆尝试。2023年6月,沛县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了首个招收义务教育学段孤独症学生的“康教实验班”,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为孤独症学生提供就近就便的康教服务。


普特结合的课程体系  注重因材施教

孤独症女孩溪溪曾经在沛县某所普小上学,课堂上常因无法自控地尖叫或突然跑动,导致随班就读效果不佳。正当溪溪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2023年9月,她从沛县残联得知县特殊教育中心开办了“康教实验班”,于是,溪溪成了这个班的首批学生。如今,她各方面进步都很明显,课堂秩序感越来越好,不仅能独立完成作业,还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破解因各种原因导致像溪溪这样的孤独症学生随班混读的困境,是沛县创办“康教实验班”的初心之一,而更深层的考量在于为本县孤独症儿童提供与普通学校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为此,沛县特殊教育中心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借鉴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采用普特教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科学、灵活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育方面,实验班开设了语文、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从简单的字词认知、数字训练入手,同时结合游戏教学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课程知识;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和拓展内容;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放慢教学节奏,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同时,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康复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课程的内容和强度,确??纬躺柚媚芄徽嬲阊姆⒄剐枨?。


微信图片_20250303155854.jpg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了“康教实验班”,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就近就便的康教服务。


康教结合的“小班”教学  强调寓教于乐

这些年,实验班一直坚持小于10人的小班化教学,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充分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在小班教学环境中,老师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一对一的纠正和辅导;在社交游戏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交技巧。

在实验班,像溪溪这样进步很快的学生不在少数,除普特融合课程体系赋能外,更得益于这些年实验班一直坚持康教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刚入学时溪溪上课情绪失控的问题,班主任、任课老师、康复教师组建康教联动教研小组,每周实施个性化康教干预,成效显著。

为了提升康复教学的专业性,沛县特殊教育中心与徐州市儿童医院签订医教结合项目,共同探索并推进康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每个学期,中心定期邀请医院专家到实验班提供评估鉴定、康复训练等服务。医院专家团队在为教师、家长提供康复技术专项培训的同时,与校方协同制定“一人一案”个性化康教方案,构建起医疗评估、教育实施、康复跟进的闭环服务体系。

此外,实验班还注重将康复训练的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例如,在数学课中,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自我认知,达到康复训练和教育教学的双重目的。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家园共育凝聚教育合力

师资队伍是确保实验班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创办实验班,对于沛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近些年,中心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为确保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江苏省及全国师资培训。每次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前,都会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回来后,教师要在学校内部进行二次培训,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种子”作用,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培训模式不仅扩大了学习成果的覆盖面,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除了加强培训外,学校每周与多家特教学校、康复机构进行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提高师资教学水平。通过录制教学视频、线上研讨课程设计、线下反复磨炼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最终,以汇报课的形式展示教研成果,让教师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这种教研活动加快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康复技术,实现教学能力的新跨越。

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沛县特殊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除了定期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直观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与状态,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对一”家长座谈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康教方案。溪溪妈妈特别认可学校这一做法:“‘一对一’家长座谈会让我们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家校共育的效果特别明显,所以孩子的进步才这么大 ?!?/p>

今后,沛县特殊教育中心将从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康复设施设备、提升家长参与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更多孤独症儿童铺就康复与成长之路。(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特殊教育中心)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