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浙江省嘉兴市以“适宜融合”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业支撑的学前融合教育生态。通过搭建协同联动支持体系、成立“核心园+联盟园”学前融合教育联盟和打造“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学前融合教育“嘉兴样本”。
强化顶层设计 搭建协同联动支持体系
近些年,嘉兴市多举措推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将特殊教育纳入全市教育体系予以推动。嘉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嘉兴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卫教融合深入推进健康育人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 年实现残疾儿童学前入园率90% 以上”的目标。
为加快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嘉兴市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参与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统筹联动的工作格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搭建协同联动支持体系:教育部门将融合教育纳入幼儿园等级评估指标,规定普惠性幼儿园必须接收区域内残疾儿童;卫生健康部门依托妇幼保健院建立儿童发展评估中心,为全市幼儿园提供免费的发育筛查、康复评估服务;残联积极发挥群团作用,协调各方资源,为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提供支持。截至2024年底,全市残疾儿童学前入园率近90%。
浙江省嘉兴市通过搭建协同联动支持体系、成立“核心园+联盟园”学前融合教育共同体和打造“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学前融合教育“嘉兴样本”。截至2024年底,全市残疾儿童学前入园率近90%。
学前融合教育联盟 以点带面推动发展
“披萨、萝卜、火车……”每天下午2点半,嘉兴市阳光康教园三楼的个训教室里,总会传出李婧老师为残疾儿童一对一上课的声音。4岁多重残疾儿童圆圆刚入园时见到人不看不说不回应,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圆圆不仅可以与人对视,还能开口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圆圆的改变得益于阳光康教园康教融合的教学方法,该园是嘉兴市残联创办的全市唯一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幼儿园,有着丰富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学经验。
嘉兴市残联创新打造“核心园+联盟园”学前融合教育联盟,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核心园”即阳光康教园,承担着融合教育研究、师资培训、个案管理和技术指导职能;“联盟园”是嘉兴市内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普通幼儿园。每个学期,阳光康教园作为“核心园”都会定期组织学前融合巡回指导小组,到“联盟园”提供师资培训、个案管理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以南湖区为例,该区依托“核心园”,与全区11个镇街道、32所联盟园结对。近三年,南湖区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比例达100%。
资源教室是开展融合教育的重要场所。近些年,嘉兴市系统推进“联盟园”资源教室标准化建设,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室一方案”原则,打造集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干预空间。孤独症女孩茜茜所在幼儿园,为她量身定制了“创意美工”资源教室。充满童趣的互动涂鸦墙、布满奇特造型的手工作品让茜茜兴趣大增,老师为她定制了每周3次的艺术表达课程,通过剪纸、串珠、刺绣等方式锻炼其手部精细活动能力。一年后,茜茜的评估报告显示她的精细动作和社交互动能力显著增强。发育迟缓的源源喜欢运动,他所在幼儿园在资源教室购置了各种运动器材,为他定制了“自信培养”课程,通过每周两次小组课,锻炼体能的同时激发自信。如今的源源成了班级里的运动小健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显著提升。近两年,嘉兴市累计投入133万元用于“联盟园”示范型资源教室建设。
“四位一体”融合课程体系 满足多元发展需求
为了满足残疾儿童多元发展需求,嘉兴市残联鼓励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尝试构建“基础性+补偿性+拓展性+功能性”四位一体的学前融合课程体系,通过集体教学、小组协作、个别化指导的多元教学模式,让每个残疾儿童都可以接受适宜的康教服务。
基础性课程是残疾儿童与普通幼儿共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课程,通过集体教学帮助残疾儿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认知经验。如在“我爱我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引导孤独症儿童学习打招呼、排队等社交礼仪。基础性课程是学前融合教育的主体课程,一般占到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二,是残疾儿童融入集体的基础保障课程。
补偿性课程,是针对残疾儿童个性化教育教学需求设置的专项课程,如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开设 “趣味语言角”,通过故事接龙、儿歌创编等游戏活动提升表达能力;为运动协调障碍儿童设计“感统体能课”,利用平衡木、触觉球等器材进行针对性训练。
拓展性课程,则为了挖掘残疾儿童潜能优势,开设的陶艺、烘焙、园艺等兴趣课程。比如幼儿园发现某个发育迟缓儿童对音乐节奏较敏感、对音乐活动的学习特别投入和沉浸,园区特别为其指定了音乐老师个别化辅导,组建“小小演奏家”钢琴弹唱队,在园区重要展示、节日活动中频频亮相。目前,该儿童在普通小学就读,才艺表现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
功能性课程,以功能康复为目标,由专业康复人员提供运动康复、言语治疗、作业治疗等。比如对于运动障碍的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评估,根据干预方案进行肌肉运动、关节运动、PT等专业训练。对于言语障碍的儿童,提供专业的口肌训练、口部运动训练、构音训练等。
嘉兴市的实践表明,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等的多元协同。未来,嘉兴市将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在师资队伍专业化、服务模式精准化、支持体系立体化上寻求突破,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在融合教育中绽放光彩。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