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就近就业是农村贫困残疾户脱贫的最佳路径——江西省宜丰县残联的工作实践

2020-08-28 15:55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8月12日,上午9:00,家住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石市镇竹源村的建档立卡残疾人郭九峰座上了县残联服务车,去往县工业园区集中安置残疾人的品冠鞋业上班。

同天上午,在宜丰县城邹氏盲人按摩店里,店主邹群如和他带的几个徒弟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说,疫情过后,店里的生意多了不少。

也是在这一天,宜丰县棠浦镇肆博业态中药材基地十多位贫困残疾人正顶着烈日在喻坑中药材基地栽苗、除草、施肥、喷药……小洞村源江种养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万花美、梁小娟正在蔬菜基地采摘茄子、分拣包装。

这是许多宜丰县贫困残疾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上午。他们虽身有残疾,却都在各尽所能,努力奔跑,在家庭脱贫路上奔跑.....

贫困残疾家庭脱贫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一个残疾家庭只要有一人就业,这个贫困家庭就很有脱贫的希望。自江西省宜春市委市政府开展“优环境、促发展,做示范、勇争先”活动以来,宜丰县残联选准贫困残疾户就业创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主抓两头(贫困的、优秀的),带动中间,助力全县贫困残疾户脱贫奔小康,2020年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8%。全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创业就业、辅助性就业和农村生产劳动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残疾人就业格局已经形成。

0157aa6c188145f977ec5c58d86d2a0.jpg

加大政策宣传

残疾人就业困难重要原因之一是招、聘双方对政策都不明了,诸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优惠、企业安置退税等政策,许多企业主都不清楚。2020年6月宜丰县残联与县税务局、扶贫办、就业局联合举办了大型贫困残疾户就业政策咨询会,印发宣传税收优惠政策5000多份,分组走访企业230多家,与有意向的爱心企业签订残疾人用工协议,建立助残基地。例如自宜丰县品冠鞋业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县助残扶贫就业基地后,19岁的郭九峰在该公司拿到了3000元左右的月工资,既解决了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又让他融入了社会。

积极搭建平台

农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最集中的地区,就近就业缺口巨大,需求迫切。宜丰县残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种植业是农村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多、岗位杂、离家近。因此,搭建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平台成为宜丰县残联助残脱贫的重要工作之一,并采用了三个办法,提高就业率。一是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给残疾人贫困户。例如培训安置10名贫困残疾人成为宜丰县农家书屋管理员;二是促进种植业的助残扶贫就业基地建设。2020年宜丰县残联向省市残联申报1个一级省级助残扶贫就业基地、5个市级基地,涵盖药材、蔬菜、果品等,可安置40户以上贫困残疾人及家属就近就业,例如棠浦镇肆博业态中药材基地已安置16户贫困残疾人及家属就业,他们或承包或短工,2020年上半年该基地已发放残疾人员工用工工资8万多元;三是加强岗前培训教育引导。上岗前,加强对残疾人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要自立、自强,等来的、要来的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自己动手创造的收入才来得稳、来得久,这成为了在岗残疾人的共识;同时用身边的残疾人创业典型、勤劳致富榜样激励他们,使他们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劳动。

大力支持创业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宜丰县残联通过四个做法,关注、培育条件适合的残疾人带头创业。一是协助办理证照;二是适当资金资助;三是树立典型引路;四是提供专业培训。通过带动,残疾人创业在宜丰县残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的投资办工厂;有的开店经营;有的开展种养殖业生产;有的投入工程建设;有的搞工艺品雕刻……在县残联帮扶下,目前有20多个残疾人成为了创业带头人。

在江西省赣州市办厂的卢仕良,在宜丰工业园区投资5000万元,吸收60多人就业,其中有4名残疾人;桥西区的伍自强在金华开办自己的音乐培训工作室,年纯收入20多万元;天宝区的刘二生刻苦学习雕刻技艺,开办了自己的雕刻厂,抓住天宝古村旅游开发契机,潜心研发旅游产品;石市镇的陶耀华拥有自己的养殖厂,还与人合作组建了自己的工程公司,年收入50多万元。潭山镇的邹群如、黄岗镇的李梓宜等在宜丰开办了自己的盲人按摩店,吸收宜丰本地盲人30多人就业。

榜样的力量,迸发出巨大潜能,推动带动着宜丰贫困残疾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挥汗如雨,追逐梦想……(江西省宜丰县残联 唐建平)

上一篇:【精准扶贫的力量】那些文创背后的残疾人,正在实现着平等就业的梦想

下一篇:【精准扶贫的力量】河南西峡县创新“四集中”康养模式 破解精神残疾患者回归社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