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很知足,有低保、有分红钱,还有医生定期到家里来给我们做体检?!痹诤颖笔〕械孪叵掳宄钦驙=写逍还依先思依?,老人激动地讲述着国家的好政策、承德县残联对他们的照顾,中途几次落泪。贫困残疾人作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承德县有残疾人15650人,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4399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承德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目标,以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尺,重点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无障碍改造和兜底保障上下功夫,通过“1+N”模式带动贫困残疾人增收,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都有帮扶措施、帮扶资金。
精准发力 帮扶资金惠及建卡立档户
“承德县的残疾人,大部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帮扶,政策兜底保障很重要。天津东丽区提供的帮扶资金,为我们做好建档立卡残疾人的帮扶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背械孪夭屑踩肆匣岬匙槭榧?、理事长孙国新说。
据了解,承德县按照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借助天津东丽区对口帮扶,将残疾人事业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融合,通过“1+N”模式带动贫困残疾人增收,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八降摹?+N’,其中的‘1’就是利用天津市对口帮扶资金,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实施残疾人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到位后,我们工作人员对建档立卡的4399名残疾人进行了逐一入户排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为他们进行精准帮扶。”孙国新向记者介绍道。
承德县残联利用天津对口帮扶资金为贫困残疾家庭适配辅助器具。记者 杨晓龙 摄
承德县残联利用天津对口帮扶资金20万元,为贫困残疾人购买轮椅256台,手杖96根,腋拐50副,坐便椅50个,为444名贫困残疾家庭适配辅助器具;利用天津市残联60万帮扶资金,为17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贫困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使残疾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020年,我们将继续实施承德县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计划为3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已启动,目前正在进行中。”孙国新说。
谢国忠老两口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且满足。记者 杨晓龙 摄
三个聚焦 多渠道带动残疾人脱贫
走进下板城镇牤牛叫村村民老杨的家,很难想象这里住的是两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房子谈不上多么漂亮,但是整洁、有序。老杨身体重度残疾,平时的生活都是哥哥在照顾。据残联工作人员介绍,老哥俩2018年搬的新居,两个人的五保户补贴、养老保险还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分红等加起来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完全可以负担日常的开销。承德县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了社会兜底保障脱贫对象,积极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教育助学、阳光家园计划、燃油补贴发放、精准康复和辅助器具适配、无障碍设施改造等工作,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去年,我们派职工到天津市残联进行交流,在交流培训中也学到了宝贵的扶贫经验,对于我们接下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个项目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有很大启发。”孙国新说。
据悉,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承德县建立了以政策兜底为基础、以项目救助为辅助、以增强内生动力为根本的残疾人精准扶贫策略,稳步提升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
“‘1+N’模式中的‘N’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个项目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我们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深入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同时全力实施好天津市以及天津市东丽区对口帮扶资金支持的5个项目,以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残疾人237人,通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可使每户残疾人每年获得分红1200元-3000元,通过其他项目确保每户残疾人每年获得分红1200元?!彼锕滤怠?/p>
下一步,承德县将全力落实三个“聚焦”,打赢打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战。聚焦项目带动,全力促进各项扶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贫困残疾人持续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聚焦公共服务,全面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聚焦内生动力,全方位做好贫困残疾人脱贫典型宣传,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