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精准施策 助力残疾人全面小康——江苏省泰州市残联“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纪实

2017-11-29 16:18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栾斌

探访生活状况、询问现实需求,思考富民之策,推进小康之路。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泰州市残联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号召全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深入每一个残疾人家庭,收集掌握基层残疾人工作的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明确路径,提供指引,切实提高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举措一

探访民情  了解所想所需

今年年初,泰州市残联专门下发通知,对残疾人工作者走访残疾人家庭活动进行全面部署?;疃挂岳?,全市残联系统2000余名干部职工走进全市50000余户残疾人家庭,与基层残疾人手拉手摸查实情,面对面征询意见,心贴心交流感情,细心探寻基层残疾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收集掌握基层残疾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保证走访活动的有序开展,市残联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合理分配给全市残联系统上至理事长,下至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所有残疾人工作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走访网络,确保走访无遗漏、无缝隙、无盲区,覆盖全市所有基层残疾人家庭。

泰州市残联紧扣“大走访大落实”的活动主题,结合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对走访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带下去、三个带上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在走访活动中紧密联系残疾人工作的实际,真正把民生项目带下去、把惠残政策带下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带下去,把残疾人的意见建议带上来、把残疾人的需求呼声带上来、把解决矛盾问题的办法经验带上来。

为了确保走访活动取得实效,市残联对走访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突出重点,重点关注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切实找准制约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二是要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力戒表面文章,切实做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实;三是要完善资料,按规定对走访残疾人家庭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并及时录入信息系统,为数据分析和问题排查奠定基础。

举措二

查找短板 找准难点问题

明确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的主攻方向,实地走访是手段,问题排查是关键。泰州市残联在收集整理走访信息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对基层残疾人反映实际困难和意见建议的梳理排查工作,确保排查问题不错不漏,找准找全,切实弄清基层残疾人的所需所盼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短板不足。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排查聚焦“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对活动采集的全市残疾人基本状况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科学分析,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认真查找广大残疾人增收致富的瓶颈制约和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桎梏障碍,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为残疾人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创造条件。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排查聚焦走访过程中残疾人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从政策层面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难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排查聚焦残疾人的现实需求和热切期盼,对活动收集的基层残疾人的需求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充分厘清“残疾人需要什么,残联组织能做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做好业务工作的供需对接,努力做到残疾人有所呼,残联组织有所应,把残疾人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

举措三

多管齐下  力求精准到位

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关键在于精准。泰州市残联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多措并举,对症下药,认真制定解决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积极为广大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

对于梳理发现的基层残疾人反映集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泰州市残联通过出台文件、制定新规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为了解决重度残疾人普遍反映的参加集中残疾评定出行困难的问题,市残联联合市卫计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出台了《关于对行动不便残疾人开展上门评定工作的意见》,对常年卧床不起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疑似重度肢体残疾评定申请人和重症长期关锁精神残疾评残申请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为了解决精神残疾人常年服药负担重的问题,市残联又与市卫计委、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拟定下发《泰州市区精神残疾人免费基本用药实施办法》,将免费送药对象扩展为所有病情稳定期需常年服用精神类药物的精神残疾人,并要求下辖各县级市参照执行。此外,为了破解残疾人意外伤害事件频发的难题,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出台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政策,为市区所有持证残疾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了减轻残疾人驾驶汽车的经济负担,市残联在对残疾人学习C5驾照进行学费补贴的基础上,又与市物价局联合出台文件,对残疾人在市区的停车费进行减免优惠。

对于残疾人反映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和合理化建议,暂时无法通过出台政策规定加以解决的,市残联通过实施各类特色助残项目给予落实。为了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残联会同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市人民医院共同组织开展医疗援助“甘露行动”,每年为市区1000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价值500元的医疗援助卡。为了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提高生活水平,市残联与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道实施“圆梦行动”“阳光浴室”等助残项目,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无偿捐赠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帮助低保家庭残疾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利用市政府出台的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特惠政策,启动实施“赡老行动”,出资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全额代缴最低养老保险费,实现低保家庭残疾人零负担享受基本养老保障。为了满足残疾人就业增收的需要,市残联打造残疾人就业“一平台三基地”服务品牌,并结合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举办养蜂、编织、电商等技能培训班,多渠道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

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千差万别,一些特殊困难暂时还无法在现有惠残政策和助残项目中得到有效解决。针对这一情况,市残联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向困难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难题。泰兴市姚王镇王家堡村的残疾人叶桂芳家庭贫困,但她一直渴望找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泰兴市委领导在大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亲自出面协调乡镇为叶桂兰和她老伴在村里的创业富民基地编织点安排了一份编织工作,并安排师傅结对指导,老两口一个月最少能收入4500元。兴化市海南镇刘泽村的村民张加圣,妻子智力残疾,儿子反应迟钝,生活十分困难,由于自住房年久失修,全家只能暂住在村里安排的五保房里。尽管村里已将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但其仍然面临建房资金不足的窘境,市残联在大走访过程中了解情况后,与村委会一起对该户进行定向帮扶,分别出资为该户填补建房资金缺口,帮助他们一家早日住进新房。诸如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上一篇:崔万志:草根“创客”的创业路

下一篇:以产托养:辅助性就业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