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网记者徐俊星报道)胥加宽的采访,源于他的“毛遂自荐”。3月的一天,远在云南的胥加宽拨通了网站编辑部的电话,简单的自我介绍让记者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的“每日一电”,是胥加宽的执着和诚恳打动了记者,于是决定以电话采访的方式和他进行深入交流。
几经坎坷的苦命人
37岁的胥加宽是个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出生在距离昆明市区120公里曲靖的一个小山村,在家排行老三。胥加宽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家人虽然经济拮据,倒也平淡知足。
用胥加宽自己的话说,他的不幸是个偶然,也无需抱怨。1989年4月的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胥加宽放学回家途径一段山路,由于大雨过后道路湿滑,他一不留神从山坡上滑落了6、7米远,便不省人事了。当他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腿和头都缠满了纱布,而妈妈正坐在床边,不停地抽泣。隐隐约约的,胥加宽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病情的信息:“肌肉拉伤”、“关节脱位”、“也许,会落下残疾”……
“当时并不知道哪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我有预感肯定不是好消息。”电话那头,胥加宽的声音有些低沉。随后,因为家里实在借不到高昂的医药费,住了20多天院的胥加宽只能被父母背回家静养。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漫长的康复期。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更谈上不上什么科学的康复指导,等待是胥加宽每天唯一能做的事情。半年后,胥加宽的外伤已经康复,但他走起路来还是跌跌撞撞,最终在医院他得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大腿髋骨严重脱位5—8厘米,导致终身残疾。
1995年,胥加宽高中读了两年后因为再也交不起学费,最终不得不辍学回家。两年后,胥加宽跟随着同村的伙伴儿,来到贵州开始了异乡打工的生活。2000年,忠厚善良的胥加宽最终赢得了心仪姑娘的认可,有了幸福的婚姻,胥加宽觉得自己的好日子终于盼来了。
没想到,随后更惨痛的打击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2001年2月8日,胥加宽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日子。这一天,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小生命的诞生给全家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但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便戛然而止了。孩子出生后1个月,经医生确诊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为了救治女儿,胥加宽和妻子借遍了所有的亲戚,甚至为女儿卖血治病,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2001年5月2日,可怜的孩子还是离开了。“哎,当时真的有天塌下来的感觉?。?rdquo;胥加宽的声音有些哽咽。
2003年3月8日,胥加宽的第二个孩子胥志彬哇哇坠地了。然而,不幸的消息随即传来。出生半年的小志彬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有生命危险。胥加宽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他在日记里写道:“为什么老天爷要对我这么残忍,让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难道还要再伤害一个孩子吗?”但是即便再悲痛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胥加宽只得重新鼓起勇气,向高利贷借了一些钱,背起孩子开始四处求医。两年后,小志彬终于康复了,而此时的胥加宽已经断断续续借了15万元的外债。
破釜沉舟的创业路
看着康复后的小志彬一天天茁壮地成长,胥加宽似乎渐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孩子年幼、债台高筑、父母老矣……胥加宽开始琢磨着自己干点什么尽快让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然而,在他考察创业项目的期间,家里又传来了噩耗。年迈的母亲因为疲劳过度,从十几米的高处跌落,造成左手肩胛骨断裂。而父亲也因意外导致左大腿骨断裂,虽然经过全力抢救挽回了生命,但依然落下了终身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
父母一直都是胥加宽心中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倒下让他瞬间有天崩地裂的感觉。然而,残忍的现实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2010年2月24日,胥加宽的次子胥翰出生了,然而同时胥加宽妻子却因为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后来经过抢救,住了两个月院后,胥加宽妻子的命才算是保住了。但也因此落下了体弱多病的毛病,每月头痛发作并伴有抽搐,再也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了。
“人家都说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胥加宽长叹一口气,“哎,可我这一家人,却是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胥加宽说那个时候,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我要是死了,这一家老老小小岂不是都得跟着我只有死路一条了啊?”胥加宽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
面对毫无退路的现实,胥加宽咬紧牙关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自己创业。
在和朋友的偶然聊天中,胥加宽发现了一个商机,那就是当地市面上的食用油质量良莠不齐,放心油越来越少了。“我的家乡就有优良的菜籽油天,为什么我不能生产天然绿色的纯菜籽油呢?”胥加宽默默地盘算着。
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考察,胥加宽更加认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2012年7月,以富源纯菜籽油、酸菜、火腿等富源特色农业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为主的农业企业富源县恒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下来了。随后,胥加宽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向高利贷借了70万元,共计100万元进行场地租用、设备进购等筹备工作。2013年4月,第一条年产值5000吨的纯菜籽油的加工设备开始正式投入生产。
到目前为止,胥加宽的公司原材料种植基地在富源县竹园镇已初具规模,项目生产线已经运行生产,产品质量指标完全符合行业规定标准。同时,预计在5年内扩大生产规模,年生产纯菜籽油1.2万吨,消耗原材料3.6万吨,副产品油饼加工及各种饲料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36亿,利税1.3亿元。
致富不忘助残
胥加宽公司生产的绿色菜籽油。(本人供图)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胥加宽,并没有迷失自我,他一心想着如何带动身边的残疾人也一起富裕起来。“我是个历经坎坷的苦命人,我能体会到残疾人要想自食其力有多难。”胥加宽在电话里反复重复着:“在我最苦最累的日子里,有好心人帮助过我,所以,我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帮助其他人。”
公司创立伊始,胥加宽便将原来和他在一起打工的几个残疾人安排在公司上班,后来又通过当地县残联介绍了一部分残疾人进入公司。到目前为止,胥加宽公司里26位工人当中,就有20位残疾职工。同时,公司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不同的岗位,炒料工;榨油工;滤油工;销售员及保卫等。“尽量做到人尽其用,”胥加宽说,“即便是残疾人也有他的长项,而且有出乎意料的成效呢!”目前,胥加宽公司残疾职工的待遇最低每个月有1500元,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3500元。“我公司里的残疾职工都相当珍惜这份工作,在工作中从不违反纪律,每件事都会认真去做,这是让我感到相当欣慰的。”谈到公司里的残疾职工,从电话里就能听的出来,胥加宽对他们十分满意。
对于家乡竹园镇的2429名残疾人,胥加宽为他们做了更加长远的打算,即将他们分批进行菜籽栽培管理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技术,鼓励他们种菜籽,然后再进行保价收购。“这样,大批的残疾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最后能真正地共同富裕起来!”
未来,胥加宽依然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打算找更大更好的生产场地,扩大生产规模,使年生产纯菜籽油达到1万吨,消耗菜籽3万多吨。另外,继续加大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争取达到2亩,以确保原材料的供给。同时,还要争取安置100名残疾人就业,带领他们走上自食其力、共同富裕的道路。“残疾人就是活个希望,只要有希望、有盼头儿,日子再苦也是甜的,”胥加宽热情地在电话里邀请记者前往他的家乡实地看看,“我们农村人不会讲话,但是只要你来了,相信你会喜欢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