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柏合今年45岁,一头过腰长发,她是二级肢体残疾。但她非常坚强,不想让别人拿她当残疾人看待,直到2009年病情再次恶化才领的残疾证。
45岁的柏合经历了从一个正常人到残疾人的伤痛,她没有气馁,她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淌出了一条路,还为残疾朋友撑起一片天。
残疾30多年才领残疾证
19日下午,记者在位于锦阳路的柏合的店里见到了她本人。柏合,今年45岁,一头过腰的长发,她如果不告诉记者她是残疾人根本看不出来,但她是二级肢体残疾。她小时候上体育课,将脚崴了,没在意,导致右脚距骨坏死。但她非常坚强,不想让别人拿她当残疾人看待,直到2009年病情再次恶化才领的残疾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以来,多年她一直凭借自己的努力摆地摊、开餐馆、开饭店。直到2000年,她的母亲因为心脏病等多种老年病缠身,她不得不分心全力照顾母亲。这一照顾就是十年。2009年年末,母亲去世,因为照顾母亲,她的身体也被拖垮了,右脚的老病复发,疼痛难忍,一次走不了两百米,一次站不了二十分钟,上个三楼还得别人扶着。去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她手术,可手术对骨头产生的是不可逆的破坏性。也是因为需要,也是感兴趣,她开始接触养生,想通过自己的按摩、养生让经络畅通。她开始加入省养生保健协会,还在市残联学了足底按摩。
走遍全国5年学成养生
学习完毕,看到一起学习的残疾人朋友就业困难,她和几个人产生了一起开个店解决就业的想法。但选好了店面,她们却因为经验不足而退缩了。痛定思痛,柏合开始到全国各地学习养生知识,这一学就是5年。这5年间,她收获颇丰。在2010年6月,她代表吉林省养生保健协会参加了海口的“全国养生高峰论坛会”。在会上又结识了很多全国的养生专家,并与国务院津贴专家的王力法结缘。王老师已经72岁了,早已不收弟子,但看到谦虚好学的柏合,立刻动了收她为关门弟子的心,王老师尽心尽力的教她各项养生知识。
政府帮忙自主创业
今年4月份,柏合在绿园区和朝阳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绿园区和朝阳区残联分别为她提供了理疗器具和8张按摩床。她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残疾人创业基地,不仅吸纳残疾人20多人从事理疗按摩工作,而且定期带领他们参加慈善公益活动,让残疾人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在之前参加的义卖作品、保健品为贫困小学捐款等活动中,多位肢残、盲人朋友表现突出,大受好评。
打开残友心里的一扇窗
因为柏合自己是由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她对残疾人的想法理解得更透彻,也更能揣摩他们的内心。
一个多月前,她接到了一位无助的母亲的电话,该母亲是通过看媒体节目辗转找到她的。这位母亲说,自己有一位27岁的女儿,又聋又哑还自闭是多重残疾。因为一些事情,她已经无力照顾女儿了,希望柏合能帮帮她。
柏合同意后,这位母亲带着女儿小敏(化名)来到养生店里。一进门,柏合有些诧异,因为她们带着行李,而柏合虽然免费教授残疾人技能,但从不提供食宿。但人既然已经来了,柏合也不好意思拒绝。刚将她们送上二楼,小敏使劲地推她母亲的举动让柏合惊呆了。小敏妈妈也只好说出实情,小敏从小又聋又哑,为了让她能够学会一些生存技能,妈妈曾将她送去专门的学校,她在那里遭遇了一些变故,心里留下了阴影。之后又因为自身条件不好,嫁了个同是聋哑人的丈夫,生完孩子后丈夫出门打工,她心里非常紧张婚姻出现变故,也因为自幼的自卑心理,先提出了离婚。离婚后回到母亲家,她将这一切都归罪于母亲,对她日益产生仇恨心理。
柏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跟小敏用写字的方法交流,问她是否愿意留在她店里学习。小敏表示愿意,柏合说要与她拉钩,小敏犹豫之后也同意了,自此住在柏合店里的二楼。柏合说,对待残疾人,尤其要有肢体的协议,他们才会真的信任你。
小敏开始在店里生活时,总是一整天戴着墨镜躲在不开灯的角落里,柏合发现后,一有空就带她出去,到广场溜达,带她拍照,每次公益活动都带她去,让她感到还有那么多比自己残疾程度严重,却认真活着的人。慢慢地,她开始打开自己,让柏合这束阳光走进内心。
“最近一次,她妈妈来看她,她也没有原来那么抵触了。”柏合说,小敏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教小敏要孝顺,要热爱生活。相信她很快会走出心理的阴影,迎来崭新的人生。(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