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解读评论

助残向善 从个体善举到社会风尚

2025-05-09 09:58来源:《三月风》

中华文明孕育了扶弱济困、敬老助残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儒家的“泛爱众”,还是墨家的“兼相爱”,这种与人为善的品格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1949年以后,中国残疾人事业进入系统化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主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助残服务由此开启新篇章。

无数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爱心人士以善行义举托起残疾人的梦想,社会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就业助残授技赋能,为残疾人铺就经济自立之路;文化助残润心铸魂,使残疾人共享文明发展成果;志愿助残暖心护航,为残疾人幸福生活织就温暖屏障。残疾人更以自强精神打破桎梏,守望相助,成为助残队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前,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科技助残成为新发展阶段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式,为残疾人跨越鸿沟、超越障碍带来新的希望。残疾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帮扶对象,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善人者,人亦善之。这句古训道出了“乐善好施”的真谛。从个体善举到社会风尚,“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渐入人心,扶残助残的氛围日益浓厚。这种向上向善的文明实践,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

上一篇:自强之歌

下一篇:自强自立 扶残助残 共绘新时代温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