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9点,在北京市盲人学校,30人盲校师生合唱动听的歌曲“光明”。当日火炬传递的主题是——采集光明之火。2日下午,该火种将在天坛公园与其他火种一起举行火种汇集仪式,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
在火种采集现场,盲人合唱团师生用合唱歌曲的方式采集火种,体现用听觉感受世界,演绎用音乐融入社会。当歌声达到一定分贝,音频声压器的光柱条达到最高点,触及点火器引燃火种,对奥运的激情转化成光明的火焰。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点燃第一支火炬并宣布采集地火炬传递开始。
在此担任火炬手的有致力于眼科角膜移植研究的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男子盲人门球运动员杨明源,盲人足球运动员朱瑞铭,河南省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梁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民族中学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陆雄光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火种采集”是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中富有特色的环节。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炬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它们将由各地分别采集并共同汇集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其中1路采集自残疾人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8路火种采集地点为北京市盲人学校、望京街道温馨家园、中国盲文图书馆、大运河漕运码头、八达岭古长城、张家口“创坝”园区、张家口黄帝城、天坛公园。
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3月2日下午,九路火种将在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于2022年3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五百余名火炬手参与。冬残奥会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冬残奥会火炬手中不仅包括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还有大量热心助残事业、弘扬残奥精神、为实现北京冬残奥会愿景贡献力量的各界人士。(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