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本刊记者 禹玲玲 徐俊星
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党中央、国务院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鲜明主题。”各级党委政府以此为遵循积极探索实现“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路径。近日,本刊记者赴湖南省长沙市9个区县(市)探访当地对这一“鲜明主题”的生动实践。
2023年7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背ど呈械谝皇奔湫卸?023年12月4日,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六大行动”,集成政策、整合资源、改革突破,提出到2025年,长沙要成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残疾人共享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新标杆。
多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为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长沙市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8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残疾人21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9%……今天,长沙市残联锚定“省内一流、中部领先、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定位,奋力实施“六大行动”,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这座传承了千年文明和文人向往的城市,正在因残疾人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而彰显现代文明和城市温度。序幕已经拉开,未来值得期待。